close

    在很多的告別式場合上都可以看到名人前往弔唁,尤其是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為了鞏固基層和選票,平日自是得花費很多精神及時間和選民或基層「搏感情」,這是可以體諒和理解的。

幾乎所有的政治人物也清楚知道,當家中在辦喪事時,是最需要有人關心和協助的,因為這時候才能更顯出意義非凡的「人情味」。

以前,家有喪事,政治名人是要透過關係,特別「邀請」才有可能到喪宅或告別式上弔唁的,但是,近幾年來,政治人物幾乎以殯儀館或告別式場為必爭或主攻選民情感的競爭場景,有時候還爭得過頭,實在令人深覺不妥。

 

舉例來說,在年前父親過世,我們家辦理喪事時,有一天在殯儀館靈前守靈的侄女來電,說有一位市議員來給爺爺上香,她說有話一定要跟家中大人說,電話便轉給了我。

在我接到電話之際,原以為這位市議員很「多禮」,除了上香、簽名,還特別要跟家屬致意慰問,當我接過電話,正想表達心中謝意時,這位市議員卻開始詢問我們家有幾個孩子(指的是父親有幾個孩子),都住在哪裡,在一聽到全部都在她的選區後,立刻要求可不可以把每個孩子的住址及電話都給她,以後她可以傳簡訊、做選民服務。

我發現,大部份主動到殯儀館靈前來上香的民意代表,大多會在簽名簿上簽名,讓喪家知道他們有來「關心」,有的還會附上名片,除非是有特別關係或交情,才會致送盆花,否則多為上香致意。這位市議員趁上香之際做轄區選民調查,電話中逐一的詢問,讓我深受其擾,我想,喪家此時希望的是發自內心真誠的致意,其他的在這種時候「表達」實在是有點兒受不了。

 

名人弔唁,再來就是告別式會場了。

父親因為在除夕前一天過世,我們家人決定不印訃聞,除了近親好友,其餘並不通知,因為,家人覺得大過年的,大家都歡喜慶佳節,何必去打擾大家,或許有一些人會忌諱呢!

可是,不知怎的,在父親的告別式上,許多民意代表送來了輓聯,也有宗教團體致送的,原來是各民意代表在殯儀館內均安排有專人「服務」,禮儀公司人員問我們要不要掛上輓聯,看著這些大家的「好意」,我們真覺為難。

對我們來說,實在不知掛這些輓聯的意義何在,代表著的又是什麼,但是這又是人家的「好意」,幾經商量,最後我們決定全部都不掛,現場只有用花來佈置,幽雅莊嚴就好,各位名人的「好意」我們都一一「心領」了。

在告別式上,當我們舉行家祭禮到一半時,突然有一位準備要競選立法委員的民代走了進來,大喇喇的坐到最前面的位置,司儀在當時主祭親友告一小段落時,立刻插話進來:「我們請立法院的代表某某某為亡者上香致意……」這位不請自來的民代就這樣「打斷」我們的家祭,硬生生地插進一小段「公祭」,當下我們不想破壞氣氛,也不想造成難堪,但事後我告訴司儀:「參加別人家的喪禮,不管他是總統或天皇老子,都應該要依禮而行,否則又何必訂家祭和公祭時間?而司儀也應該知其分寸,否則對喪家是不尊重的,也是不合禮儀的。」

 

大多數的民代和宗教團體,都在公祭前先到會場,他們都在禮廳後座椅靜候,在播放父親的回憶光碟時,有的就靜靜的坐在座位上欣賞,待公祭正式開始才一一上香致意,表達他們對喪家的關心和弔慰之意。

父親的喪禮我們唯一有聯絡和告知的僅有一位政治名人,她雖是名人,就我們而言卻是好友,由於忙於喪事,除了電話聯絡一次外,之後再也沒有聯絡了,過年期間這位好友全家出國過節,不想再打擾朋友,告別式前也沒有再聯絡,卻沒想到,這位好友在公祭前準時到場,她給了我一個溫馨的大擁抱,又抱住媽媽安慰她,緊緊地握住每一位家人的手,我們都知道,當時的她不是名人,只是家庭好友,也只有是好友的身份,表達出來的慰問才是有感情的,才是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溫情的。

事後和禮儀服務人員及該名好友聊天時,發現他們都對民意代表跑告別式會場有很多心得和感想,其中有人說,曾經在一個告別式場上,有一位民意代表因為在家祭時跑進去要上香,被家屬憤怒的趕出去,因為家屬們覺得這位民意代表根本不是真心來致意的,而是來做秀來打宣傳拉攏人心的,他們不喜歡也不歡迎,因此直接不客氣的將他「請」出去,要他公祭時間再來。

我想,不管是要前往弔唁的人,或是禮儀服務業者或司儀,都應該要注意弔唁的禮節,這不但是對亡者及喪家的一種尊重,更是對自我的一種尊重,如果名人弔唁能夠謹守分寸和關懷,相信還是能讓很多喪家感受到誠意,並且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慧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